三体读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大唐闲人 > 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

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(第2 / 2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徐淼顿时笑了起来,摇头道:“魏公又错了!谁说兴商一定就会伤农?经商这种事是有风险的,期间具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,稍不留神,便可能会赔钱,并非人人都能经商!

但凡是经商者,多是一些胆大心细心思活泛之人,并非人人都敢经商或者会经商!

相对经商来说,种田跟稳妥一些,绝大部分人还是会继续守着田地耕作,这并不会影响到大唐的农耕,相反因为兴商之后,让货物销路扩大,土地产出的东西会更容易卖,反倒是更会刺激百姓想办法把田种的更好,打更多的粮食!

魏公饱读诗书,想来也肯定读过不少史书,可曾在史书之中看到过兴商伤农的记载吗?相反越是商业繁荣的时代,农业却会随之产量更高,不相信的话,魏公大可回去之后,仔细查阅一下史书,便可知我并未胡说!

更何况现在甘薯已经开始逐步在大唐推广,随着甘薯的推广,大唐的粮食产量会越来越高,到时候粮食产量超出了需求量之后,则会出现粮贱伤农!

再有通过兴商,农户可以在原有土地上,产出更多东西,商人则起到了让商品加快流通的速度,国家便可以收取到更多的税赋,比起仅仅盯着农户那点产出收税,要获益更大。

当国家通过收取商税足以满足国家所需的时候,便可以做到不加赋而国用足,甚至有朝一日可以仅凭工商税,便满足国家支出的时候,完全可以取消收取农户的税赋,那时候试想一下,谁还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,去跟着某些野心家造反?

如此一来,国祚绵长便成为了可能!”

魏征听着徐淼这番对于商业和国家安定的理论,不由得心中开始波涛汹涌了起来,特别是当听到徐淼说不加赋而国用足的时候,更是整个人都有些失神了。

再结合这几年来,自从朝廷逐步开始在全国推行征收商税之后,朝廷的岁入连年攀升,商税开始在朝廷岁入之中占比越来越大,即便是这些年来,大唐依旧屡屡对外用兵,可是也不像武德年间和贞观初年时候那样捉襟见肘了。

那时候再想办法,就为之晚矣,老百姓不能只填饱肚子就行,应该让老百姓越来越富才是!

国家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让百姓填饱肚子这么简单,而是要让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,能吃上肉。

当粮食产量达到饱和的时候,农户就可以发展副业,用富裕出来的粮食发展饲养业,养猪养鸡,让百姓都能时常吃上肉,那时候谁还会吃饱了撑的起来造反?”

听徐淼这席话之后,魏征不由得彻底陷入到了沉思之中,良久之后哀叹一声道:“你今日这番话,似乎确有道理,待老夫回去之后,便仔细思量思量!也许你是对的,若是真能像你所说那样,这大唐何愁不会国祚绵长?”

以前历朝历代,每当朝廷缺钱的时候,除了加征税赋之外,并无什么好的法子,但是加赋则会让百姓压力越来越大,当彻底达到百姓无法承受的时候,那就到了天下大乱的时候。

而这两年随着朝廷收取商税越来越多之后,虽然还不能说很宽裕,可是起码也已经能够应付,如此一来,朝廷也就没有加赋的动力,百姓的日子也就好过一些。

所以这两年来,大唐各地的局势也就变得比以前安稳了一些,这一点连魏征也必须要承认,确实商业发展是能够给国家带来好处的。

可是在魏征和很多人潜意识之中,却还是根深蒂固的认为,兴商便会伤农,而农则是国本,一旦农业出问题,国家便会出大问题,这一点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潜意识之中的共识。

“听你这番话,虽然确实有些道理,但是过度兴商,便会伤农,人都跑去经商了的话,那么谁又去种田呢?”魏征皱着眉头对徐淼问道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