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体读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隆万盛世 > 252犁庭扫穴

252犁庭扫穴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不能通过朝贡的方式获得收益,女真族选择了自己来抢。

当时建州女真首领董山就纠集了建州女真,以及部分海西女真部落,大约1.5万人,开始对辽东地区发动了侵犯。

他们到了辽东就疯狂抢劫,包括人和牲畜。

在明朝派遣使者来质问,他们则立马表示臣服,也就是“阳奉阴违”。

至此,建州三卫初具雏形,也成为大明朝北方一股势力较强的力量。

另一股仅此于建州女真的势力自然就是海西女真,同建州女真一样,由于受到“野人”女真和蒙古骑兵的袭扰,不断南迁。

实际上海西女真各部在明初就已经和大明朝建立了联系,并且和建州女真一样,从最初的从属关系变成朝贡关系。

到十几年前海西女真完成了他们的迁徙,并形成了叶赫、辉发、哈达和乌拉四部,称为海西四部或称扈伦四部。

叶赫部因其居于开原东北叶赫河而得名,又因其靠近明设的马市北关,因此明人也称其为北关。

建州女真,似乎就是努尔哈赤所在的部族了。

这点,魏广德还是有印象的。

最后的一个分类就是所谓的野女真,这个应该是女真人最开始的生活形态。

估计是和汉人接触后,一些有实力的家族开始有意识的吸纳吞并了一些左近的女真家族,逐渐形成了女真的部族。

从这个时候开始,女真族人才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。

辉发部因住辉发河而得名。

哈达部居住在小清河流域,小清河又称哈达河,因以为名,又因其靠近广顺关,明人也称其为南关。

乌拉部因居住于乌拉河流域而得名,治所在乌拉城。

这样,在辽东军镇之外就形成了除蒙古外第三股力量,女真族,部族势力也随着不断和汉人之间的贸易飞速提高。

在了解基本情况后,魏广德又钻进了翰林院的藏书楼中查阅记载,明英宗时期,明朝缩减了朝贡政策,建州女真的朝贡人数限制在百人以内,而海西女真则不允许超过五十人,由此引起女真人大为不满。

又由于北方苦寒,生活艰难,在元末的时候,女真族的一些势力开始南迁,最后和初建的大明朝接触。

大约在洪武年间,他们在绥芬河流域的凤州地区定居下来。

永乐元年,胡里改部酋长阿哈出臣服明朝,明朝在此设立建州卫。

永乐十年,明朝又设建州左卫,治所亦在凤州,以女真斡朵怜部酋长勐哥帖木儿为指挥使。

正统七年,明朝又于三土河一带设建州右卫,封勐哥帖木儿之弟凡察为指挥使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