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体读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三国之群芳寻踪 > 第329章:匈奴的现状

第329章:匈奴的现状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西部鲜卑这些大人小帅在一起商议的结果是。暂避金良的兵锋,退到阴山以北,引诱金良大军出塞,疲其兵马,断其粮道,然后纠合西部鲜卑所有人马,毕功于一役,彻底将金良击溃。

不得不说置鞬落罗这些人的计谋狠毒,但他们忘了,现在已近寒冬。金良是不会冒险出塞的,即便出兵也要到了明年春暖花开的季节。

置鞬落罗等人领兵退出阴山,金良便乘势派兵占据了阴山山脉相连的许多关隘,那些关隘都是秦皇汉武帝时期修筑的,却都被东汉朝廷给废弃了。金良重新派人修缮起来,派兵把守。每个关隘都至少派驻了一个营的兵力,五百战兵、五百辅兵,一千人马占据要塞,即便鲜卑十万精骑攻来,也可坚守到援兵到来。

因为这些关隘是秦汉长城的一部分,若是只修关隘不修长城,鲜卑人亦会顺着长城决口而进来,到时好不容易打造好的塞上江南又会被战火毁掉,金良现在四面环敌,没法动用所有大军跟塞外鲜卑决一死战,只好征调冀州、并州那些已经播完麦的农夫前来河套地重修秦汉长城。

金良不是没想过,放着垮塌的长城不修,以骑兵对骑兵,将草原上的异族平灭掉,但现在条件并不成熟,金良没办法放着冀州不关深入塞北灭了鲜卑灭丁零,便是当年的曹操统一北方也只是击败乌桓了事,剩下的时间是派人抵御鲜卑,金良在扫平中原之前是不想继续对塞北兴师远征,因为得到阴山以北的草原根本缺乏耕种条件,也根本没有一个现有的城池可供戍守,徒耗兵力而已。

一场大战结束了,拓跋鲜卑部落四万精壮男,战死五千多人,剩下全被俘虏。

金良派张辽统领两万人马,在二千鲜卑降兵配合下,火速赶往拓跋部落,拓跋部十六万部众在中央军的威逼利诱下,迅速内迁入塞。

紧接着便是对拓跋鲜卑部的彻底汉化,那些拒绝被汉化、没资格被汉化的部众全部都发去筑城修路,剩下的部众里挑选四千精壮男暂时编入中央军的外编匈奴兵团里,其他的或继续放牧,或转作耕种。

金良在这一场战争中,不仅把贻害后世的一个祸害消除掉了,还获得了七万多匹良马。

金良从这里面优中选优,挑选了一千匹发给各地牧场改良品种,又优选了四万匹战马补入中央军,确保每一个师都至少有一个骑兵旅,其他步兵旅里都有一个骑兵营,而且隶属于骑兵队伍的战兵、辅兵都有战马,同时确保每个步兵队伍都有相配套的马车,好让刀盾兵、长枪兵、弓弩兵、器械兵、工兵、医护兵、辎重兵等步兵兵种能跟得上骑兵行军的步伐。

在冷兵器时代,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,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。金良在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,这时的长城还不是防御的最前线,而是攻击起始线和交通线,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,前线在长城以北一千公里。在这个冷兵器时代,游牧骑兵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,但是对于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,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的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。金良主意已定,先把长城修缮好了,不让草原的狼窜入汉人的屋,等把屋里面的其他土狼消灭完,再去草原杀狼。

秦汉长城在河套地区纵横有一千多里,多半修筑在山峦北坡,依山就险,因坡取势,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带多用夯土筑成,山地则多用石块或土石混筑,登高一望,长城顺着山势上下,状若游龙。

金良已经在努力把中央军打造成一个反应快速、行军快捷、能够施展闪电战术长途奔袭战术的军队。

那些伤了腿无法行走的战马只能杀掉做军粮,但那些还能行走但在其他方面被淘汰掉的战马,金良也没有卖给其他诸侯,他把这些战马都给了地方郡县兵、中央大学堂军事学院以及各级中学、小学做训练用马。在无法短时间内实现机械化的现实情况下。金良继续大兴马政,来提高整个民族的生存效率。

西部鲜卑大人置鞬落罗得知拓跋部被金良全歼、拓跋部头人拓跋诘汾被金良击杀的消息,大惊失色,他很清楚拓跋鲜卑的战力,四万拓跋骑兵可抵得上十四万匈奴骑兵,却被金良轻松写意地击败,而且整个部落都被金良强制内迁汉化,金良的战力必须要重新估计。[~]

置鞬落罗跟其他几个大部落头人派人入塞打探,把金良中央军横扫白波、黑山、南匈奴、董卓、五州世家叛军、青州黄巾的消息查的一清二楚,看罢金良既往战绩。置鞬落罗等鲜卑大帅们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气,若是金良不顾一切地领军出塞,找他们决一死战,恐怕整个西部鲜卑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。

按照置鞬落罗长蒲头的意思。大会鲜卑东部、中部、西部诸部落,共尊魁头单于为大单于,团结一心,共同针对金良,可置鞬落罗在此之前跟着檀石槐屁股后面出生入死,现在混出头来,自领西部鲜卑已有多年,自以为是西部鲜卑的单于,不想再把檀石槐的孙捧在自己头上,便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