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体读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曹贼 > 第349章 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

第349章 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(第3 / 6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曹朋等人先是在官驿找到住处。

虽然曹朋被罢官削爵,却依然保留着骑都尉的官阶。

加之”他如今也不是无名之辈”所以官驿的驿长,丝毫不敢因为曹朋没有职位,而lu出怠慢之se。谁都知道,曹家(这里指的是曹朋家)已不是那种小门小户人家。随着曹朋声名鹊起,曹汲和邓稷的官位不断提升,曹家崛起已势在必然。如今”曹家在许都只能算是一个中下之家,主要还是在于人丁稀少的缘故。但假以时日,待曹朋复起,其前程必然光明。

那笑容里,透着一丝不足为人道的会意……

朱夏往曹朋的怀里缩了缩”小手紧紧抓住柔软暖和的裘衣:这个大哥哥,看上去倒也ting好!

颖yin,本是颖川治所”也是频川郡最大的一座城市。

它坐落于中原大地,巽水绕城而行。东汉年间”这里要是大汉治下学术气息最浓的地方之一。

颖川书院,或许比不得太学,但声名却丝毫不逊se于太学。

庞统笑嘻嘻的看着曹朋,沉声道:“不知阿福能否割爱?”

曹朋笑了!

聪明的选择,一个极聪明的选得……,…

第一条路的确是最好,但以邓稷之名,却未必能使庞统屈居人下。而且”庞统不是个内政型的人才,他更擅长的应该属于谋略方面。

延津虽说临近前线,但袁绍方败,一时半会难有战事,也没甚用处如此一来,与其在地方,倒不如留在许都,毕竟许都作为帝都,更能接触到这时代的脉搏。从小处做起,又有什么能比太仆寺和执金吾更琐碎和细致呢?

东汉末年时鼎鼎大名的人物,大都在颖川书院留下烙印。或是求学于颖川书院,如荀或”荀攸,陈群等人或教学于颖川书院,似李固、李膺、蔡琶等名流大儒,莫不在此授课。

颖川书院门外,矗立一座座石碑。

上面留有许多名家的笔墨,为士人所尊敬。

来到颖yin,即便高傲如庞统,也自觉的下马,牵马而行。

曹朋等人更是如此,一个个面lu敬慕之se。随着许都的崛起,颖川第一大县的名号”早已转移。但人们来到颖yin,还是能感受到这座古城的庄重气息,令每一个人”都不自觉的产生敬重之意。

最重要的是,留在许都,可以和曹朋联系的更加紧密。

毕竟,庞统这一次过来,是因为曹朋。

如果去延津”倒不如留在荆州”说不定还可以主政一方……,至于庞统的第二个选择,则是一个站队。

庞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,来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。虽未效力于曹操”却与曹操紧密联系。

曹朋道:“若士元愿意,我倒是可以省却不少心力。”,说罢,两人相视而笑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