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体读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朕真的不务正业 > 第478章 没有反贼经验的张居正

第478章 没有反贼经验的张居正(第2 / 6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除了辽东工兵团营之外,其他工兵营,全部拖家带口的前往了绥远,这些劳役,都是流氓,从北直隶十二府征召后,投入到了各个工地。

知县不听,仍要设粥棚赈济,这就坏了,越来越多的人向着江陵县而来,七天后,一千多的流民,就变成了万人,知县又借到了一点粮,勉励维持着粥棚,粥棚就开始不断的减少放粥的时间和放粥的次数。

这些工兵营在修完了绥远驰道后,部分会留下,部分会继续迁徙,就如同雁行人一样。

张居正回来了。

“太祖高皇帝早年生活颠沛流离,四处行乞,不得不揭竿而起。”张居正深吸了口气讲起了一个故事。

死的人太多了。

如此下去,大明必然亡于民乱,大明起于残忍朘剥的揭竿而起,亡于残忍朘剥的揭竿而起,这又是何等的悲哀。

朱翊钧又想起了弘毅二字。

张居正再次摇头,明确的回答了陛下的提问:“这个真没有。”

“工兵团营,是明日启程前往绥远吗?”朱翊钧问起了一件大事,工兵团营。

知县尽力了,但是这纯粹赔钱的买卖,没人肯干,知县借到的粮食只维持了七天,而且这些遮奢户都劝,不要放粥,流民见此处无法觅食,自会去别处。

“这怎么能行呢!”工部尚书汪道昆立刻大声说道:“工部还有一条从京师到广州的驰道要修!4570里地的驰道,没有工兵团营,如何修建。”

锐意进取改革的张居正,终于在变法的事儿上,变成了保守派。

张居正对京堂的厌恶,表现为,自从嘉靖二十八年上《论时政疏》,综述臃肿痿痹之五病之后,就再也没有上过哪怕一份奏疏,一直到五年后的嘉靖三十三年,借病离开,成为了有官身的山人,四处游山玩水。

“不行,绝对不行!”

说什么以工代赈都是屁话,干什么活儿都要人吃饱饭,就流民那个样子,风一吹就倒了。

“农,生民之本也。三代之上用稼穑兴王业。即治天下国家,同亦由力本节用,抑浮重榖,而后化可兴也。”张居正说完了故事,他没有补充太多的细节,那些细节实在是令人太揪心了,他真的不忍心提及。

“这个会有的。”朱翊钧很明确的告诉了张居正,你不写朕来写,当年你张居正思想钢印,可是朕用大锤一点点锤碎的,费了老鼻子劲儿了!

朱翊钧开口说道:“讲讲吧。”

既然朱翊钧种下了种子,就要看着种子健康长大,并且开花结果,要不然就是不负责任,半上不下的大明,还不如刻板守旧的封建帝国,朱翊钧一定会在阶级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,为解决大明问题提供理论基础。

大明驰道修建的章程,完全参照了官厂团造,并且就劳动报酬而言,和住坐工匠相比,要低两到三银,除辽东工兵营外,七万余工兵,已经顺着驰道,返回了京师,现在驻扎在北大营,并且明天启程前往绥远。

朱翊钧问的是,大明五条驰道修建的工兵团营。

人间炼狱开始了,吃人,起初还有点礼义廉耻,换着吃,后来连换都不换了,大人吃了老人孩子,吃完了老人孩子开始吃女人,吃完了,彼此攻击撕咬,瘟疫开始在流民之间散播开来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