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体读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朕真的不务正业 > 第478章 没有反贼经验的张居正

第478章 没有反贼经验的张居正(第3 / 6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王崇古反对还田疏,大声的问:用什么力量来对抗疯魔的乡贤缙绅的反扑呢?!京营锐卒有十万天兵天将,不过只有十万而已!

但张居正很清楚,大明存在这股力量,而王崇古正在用官厂团造法,催化这股力量的成行。

矛与盾对立而统一的存在,从矛盾说去看,没有一种制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,同样,工兵团营的最大问题,就是它有作战能力。

各地巡抚,甚至是南衙急吼吼的请求修建驰道的另外一个目的,安置流民。

最重要的是还有随军学堂,流民可以读书识字,虽然教的都是简单的俗文俗字,以及简单的算学,但至少能够看得懂三国演义、西游记了。

这是步营,但不承担防守、攻伐的职能,所以是半军事化,超过万人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,这些步营,以四个为一个团营,进行营造驰道活动。

王崇古的崇古驰道,就是官厂团造法的实践,团造,就是兵团营建建造的意思,一个团营有四个步营,一万两千人。

“就是大将军也不会同意的。”汪道昆觉得自己分量不够,立刻拿出了戚继光。

官厂团造的前身,是大宁卫桃吐山的八千俘虏,这些俘虏在桃吐山开挖白土组建了三个步营,而后慢慢扩大,这是发端。

城外连树皮都扒干净了,流民开始吃土,就是物理意义上的土,土吃进肚子里,会涨起来圆鼓鼓的肚子,拉不出来,人就死了。

“先生,这個可以有。”

连提都不想提,亲眼目睹的张居正,该是什么样的情绪呢?

流民见这里讨要不到粮食,有的开始离开,走不动的还留在原地,在乞讨,在乞求奇迹的发生。

“陛下,兵部尚书曾省吾已经前往了北大营,明日启程,陛下,臣有一言。”张居正眉头紧蹙的说道:“这工兵团营,要不然修完绥远驰道就地安置,转为军屯卫所,不再迁徙。”

朱翊钧思考了片刻说道:“的确,先生,戚帅是不会答应的,京营也会清汰,这是自我更新的必然,而京营的锐卒遴选,来自工兵团营和九边卫军。”

大明的京营锐卒,一部分是从这些工兵团营中遴选而来。

那么这些工兵团营成为锐卒之后,就可以获得一年十八两银子的军饷,每年内帑专门发往京营的过年银、犒赏银、沃袄银,这些赏银是固定的,陛下临时起意犒赏京营,也不在少数。

如果锐卒表现良好,作战英勇,会进讲武学堂成为庶弁将,进而升转,在年老体衰的时候,再从京营转业到工兵团营,任军将,负责工兵营造,即便是以锐卒退役,也可以到工兵团营任百总。

“京营锐卒的流转进入,都要以来工兵团造,这一点臣知之甚详,臣只是担心…”张居正的面色极为难看的说道:“臣担心天下大乱。”

工部、兵部正在让这个临时团造变成正式编制。

工兵团造,是政、军、监察三权合一,工、农、兵、学、商五位一体的半军事化组织和社会经济体系,这和军屯卫所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。

但不同的是,一共24个步营的工兵营,并不是固定不动的,他们会在京畿和河套之间,修桥修路、开采矿场、兴修水利、巩固边防、开垦荒地、营造工坊官厂等等诸事。

二十四个步营的工兵营,拥有完整的建制,总兵、参将、千总、把总、百总、正兵队正,并且设有杂流,负责监察、法例、处置纠纷,所以才是政军监察三位一体。

本身就是工兵营,在修路的过程中,要营造工坊,火药、石灰、水泥、木坊、铁铺等等,这些工坊,是为了修路,但生产过多的时候,也会沿途由随军商贾兜售,换取白银或者粮食,地方衙门在农忙的时候,也可以借调垦荒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