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体读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豺狼当道 > 豺狼当道 第86节

豺狼当道 第86节(第1 / 4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顾家传承百年的鬼门十三针果然不同凡响,数天十几遍针下去,陈娘子的小儿子已经能扶着东西颤巍巍的站起来。虽然还不能正常走步,但比起往日只能软瘫在地上已经好上太多。

陈娘子千恩万谢,却绝口不提把布匹转卖给荣昌布庄。顾瑛也没有挟恩已报的意思,收了针具嘱咐道:“我水平有限只会这几手针灸,虽然强行打通了孩子的经脉,但还是要找大夫帮着后续调理……”

说完施然走人,比陈娘子还要干脆利落。

一个月后,那位四川客商的家人终于带信过来说家逢变故,非常确定不再买布了。陈娘子马上找到荣昌布庄在松江府的分店,竟是以原价将家里囤积的数百匹三线细布尽数送了过来。

左右乡邻都嘲笑陈娘子迂腐, 家里差点揭不开锅了也不愿意将布匹另售他人。宁愿放着大把的银子不赚, 任凭屋子里的布匹堆在角落里积灰。那放下定钱的四川客商有将近一年没到松江来了, 也不知是死是活,何苦死扛着昔日定下的契约?

顾瑛敬其甘守清贫的品性,吩咐底下的伙计悄悄放了二十两银子在陈娘子的门口。说世间万物皆有灵性,陈娘子的布之所以织得好,就是因为她信守忠义……

出门时,顾瑛看见屋外不远处有一半大小儿呆呆怔怔地坐在地上玩泥巴,双腿无力似乎是站不起来。

一问才知道,这是陈娘子的儿子。从小就有腿痹之症,找附近的大夫看了个遍,却依旧没有好转。陈娘子之所以没日没夜的织布,就是想给这个小儿子攒些到省城去的医药费。

没想到那个四川客商下了定钱后一去不复返,陈娘子又不肯把手中的布匹转卖他人。一日一日的往后捱,真是坑苦了这孩子……

shg

第一四五章 舅舅

顾衡回到南城门根儿的磨刀胡同时, 只觉得身累心也累。郑绩的一通插科打诨胡搅蛮缠, 让他差点忘了郑家父子原本令人深感棘手的出身。

——海匪

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即墨郑家跟海匪有什么关联, 这就说明郑家父子上岸洗白得很成功。他们不肯出面认下顾瑛,除了不想连累余人之外,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多半也是想尽可能的隐藏自己原本的身份。毕竟若是泄露一星半点的风声,即墨郑家满族之人都逃脱不了杀头的罪责。

顾瑛从小在顾老太爷张老太太身边长大,对许多疑难杂症有自己的一套野路子方法。

她伸手一探心中就有了三分把握,但一时间也怕别人嫌自己多事儿。就让人给陈娘子送了几副药,说用这个热热的煎水泡脚,若孩子知道叫痛了,她再过来给孩子针灸几回。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治好,但总比孩子瘫在地上强。

平川多种木棉花,乡村以纺织佐耕。许多村庄的纺织能手被称为顶价姑娘,已婚的则称为顶价娘子。自从这位陈娘子三线细布的名声传出去后,不知多少布商想尽法子想垄断她的布。

拿到药包的陈娘子将信将疑,但毕竟心疼儿子就勉强试了一回。没想到五六天后,双脚一直麻痹的儿子竟然呼呼喊痛。

正在织布的陈娘子又惊又喜,跳起来甩下手中梭子,背着儿子半夜三更敲响了顾瑛暂居的客栈。

顾衡把紫檀匣子放在手边,有些头疼的想, 自己该怎样把这个谎话编圆乎了了?

如今的顾瑛,可比往日在莱州乡下时精明强干多了。顾衡有时候下值后到荣昌布庄去接她,上至大掌柜董长青, 下至扫地的小伙计,都对其敬服不已。

顾衡听说过一件事儿。

去年秋天的时候顾瑛亲自到松江府去收布,听人说起有一种专门销往高丽国的三线细布, 品质尤为细密纯厚, 是专供高丽皇室的贡品, 很少往外面销, 就专程带了银子过去收购。

没想到织布的陈氏性情格外古怪,即使别人把双倍银子双手奉上,把嘴皮子说破,都不肯将她屋中的布匹售卖一匹出来。说早就答应了别人, 又怎么能为私利失信于人?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