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体读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> 分卷阅读323

分卷阅读323(第3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连杨素和苏威这样的权臣都会妒忌“秀才”这个名扬天下的名号,虽然隋朝的秀才空有名号,几乎没

李玄霸失笑:“他的表情是‘没想到李五郎你居然这么聪明’的意思,是夸你。”

李智云嘀咕:“别把我当小孩哄。”

李玄霸夸赞道:“你能瞬间切中要害,我怎么还会把你当小孩。我要举办一场文会为你扬名,你可能承担起重任?”

李智云道:“没问题!不过三兄,为何不以你的名义召开文会?”

长孙无忌抱着文书进来:“因为他们不配。别忘记你三兄是秀才。”

李世民无奈极了。

“怪不得阿玄你要搞印刷术。虽然现在在张掖搞印刷术来不及培养人才,但可以用高老师、宇文老师和薛老师注疏的经书钓世族旁系子弟上钩。印刷术耗钱,天柱王邀我作客,我去他那里弄点钱回来。”

李玄霸愣了一会儿,才恍然自己张罗着敛财给二哥打造骑兵,又要盘活张掖的边市,倒是把传播印刷书籍这条“支线”忘记了。

虽然他在大兴和洛阳推广印刷术几年了,但没有朝廷大力推广,只有两都附近和中原繁荣郡城有印刷儒经的店铺。张掖这种偏远之地连纸张都是稀罕物。

凡事有轻重缓急,他和二哥就两人在张掖忙碌,没有精力面面俱到,只能抓大放小。

李智云这才想起三兄还有这么厉害的头衔。

隋文帝开皇七年下诏,“诸州岁贡三人”,称为“常贡”。“常贡”中举秀才者,为文才对策最为突出之人。

不过隋文帝虽然开了常贡,却看不起被举荐的人才,只认可门荫为官者。因为皇帝的不重视,秀才的选拔都由权臣把控。

后世评价,“上无求才之意,下无应诏之人,间有一二,反嫉之”。

《文献统考》就记载,杜正玄、杜正藏、杜正伦一门三秀才,杜正玄和杜正藏就遭遇杨素和苏威的打压,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妒忌。

现在多了三个帮手,他和二哥才能有空思考其他事。

“河右之地士族看不起唐国公府次子?这什么笑话,他们难道以为自己还能攀上更高的门第?”李玄霸虽然早知道士族傲慢,但以为本就没有什么机会的当地豪强旁支子弟应该会愿意投靠二哥。

李智云咬着笔杆道:“或许旁支子弟是愿意来的,只是没有人起头,他们害怕被其他人嘲笑,就不敢来了。越是家境不好,士人就会更好脸面。”

罗士信不敢置信地看向李智云。

李智云皱眉:“你这表情是什么意思?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