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体读书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遗孀 > 第101章:武昌拜二哥,蛇山望长江

第101章:武昌拜二哥,蛇山望长江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而马吉樟说完,好长时间,竟没有人站出来接替下文。刘醒吾因为青霞年长,所以,青霞不接,他便不好意思抢先。而青霞,因为刘铁的死。始终高兴不起来,尽管二哥二嫂已经在昨晚宽慰了她一番,可现在她仍然提不起劲头,耳边不断地传来淑女地啼哭声,就像她赴日本之前,刘铁送她离开尉氏的时候那样啼哭,而随着淑女的啼哭声。她的眼前,便隐隐约约浮现出淑女悲痛欲绝的哭泣脸容。她甚至听到淑女在不停地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:小姐!你快点回来吧!

马吉樟见无人接诗,又见青霞脸色呆悲,无动于衷,貌似正沉浸在无形的深渊里不能自拔,立时,他地心中蓦然一疼,便用手指轻扣桌面。看着青霞说:“七丫,轮到你了,快快吟咏!”

“哦?”青霞好像突然从另一个世界回来一样,急切而迷茫地环顾了一下众人,忽然像想起了什么,接口吟道:“一位迁客去长沙,西望长安不见家。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……”

“没长江。七妹所吟诗之中可没长江哟,这次不及二哥了吧!好!下一个,该醒吾了!”马吉樟因为锦公和青霞的诗中皆无有“长江”二字,故意装做沾沾自喜地样子,以调节因青霞呆悲而引起的沉闷气氛。

“没意思,吟别人的诗有何乐趣。还不如我们自己行词令好呢!”刘醒吾出生于1889年,今年才十九岁,正是如日正东的年龄,他见青霞始终都闷闷不乐,为了寻乐趣逗青霞开心,便连连摇摇头说,“别诗呀词呀的,我们今天就行辞令吧!”

“你住口!”马吉樟突然一声怒吼,愤怒地站起身,指着妻子大声喝斥,“妇道人家!你懂什么!你不要再火上浇油了!七丫受族人欺凌!我这做哥哥地心里,那真是如刀割一样疼痛!你还在一旁添乱!你可知清官难断家务事,难道说让我带人去与刘氏族人拼杀吗?那刘氏族人如此猖狂,目视无人,那是因为人家也有背景的,刘氏族里地为官之人,不下几十人,最高的官至正三品!知道吗?”

马吉樟训斥罢妻子,又转向抹眼泪的青霞,“还有你七丫,你也是皇封的一口诰命夫人,虽无实权和俸禄。但却是皇封的,你在日本……”马吉樟讲到这里,立即压低声音,闷声闷气地接着说,“你在日本所结识之人,再讲什么自由,再讲什么新思想。再讲什么人权,可现在。你脚下踏地还是大清统管的土地上,头顶的还是大清的天空,他刘氏族人欺凌你们孤儿寡母,欺凌你这个皇封的一品诰命夫人,那就等于欺凌当今圣上,知道吗!这次回去,也把这亮出来。还有你二哥我现在的官职,也给他们亮出来!一定要学会利用权力!回去之后,到当地县衙里,以一品诰口夫人的名义去告状,我再给袁总督去信说明一下……”

马吉樟训斥了妻子和青霞之后,仍然怒气不息,他喘着粗重地气,猛抬胳臂。一把将桌案的茶具推翻在地,嘴里闷声低吼着“他们欺人太甚”,随即拂袖而去。

夜深了,风凉了,人睡了,世界静止了。可马吉樟夫妻和青霞,仍然夜不能寐,各自沉浸在刘铁死亡地悲伤里,沉浸在刘人族人欺凌青霞的悲愤中。

古人云: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尽管来的是妹妹带来的朋友,马吉樟仍然毫不怠慢,他已连夜收拾并安置了公门里的繁乱之劳,准备第二天带领妹妹及她的朋友们,游历武汉的蛇山。

“行什么辞令?你行先一个我们听听!”李锦公与青霞的年龄相仿,因为尊重青霞,便与醒吾一样。称呼青霞为大姐。此时此刻,他知道刘醒吾极力想调活气氛。但却不知道他葫芦里想倒什么味道的药,便怂恿醒吾先行令辞。

蛇山,又称黄鹄山。因黄鹤楼而知名。马吉樟之所以提议游蛇山。是因为著名地黄鹤楼遗址就在蛇山之颠。黄鹤楼,是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的一座历史名楼。与湖南岳阳楼和南昌的滕王阁,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。而黄鹤楼,却高居三楼之首。黄鹤楼之所以高居三楼之首是因为,它没有被兵燹之灾毁坏之前,不但整座楼的建筑雄浑壮美,于屋檐交错的重叠之中,翘角飞举,精巧别致,形如黄鹤羽翼,呈展翅欲飞之势;再加上文人骚客们那一首首苍凉凄美、如画龙点睛似的留诗,和滚滚东去的长江天堑做陪衬,所以,黄鹤楼不仅居江南三楼之首,更是每个路过武汉的路人地必去之处,也是武汉人热情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的一道美景佳宴。

第二天,当辰初的太阳,自遥遥的地平线上,冉冉而升的时候,马吉樟已带领着青霞一行人登上蛇山,在黄鹤楼地遗址处寻了一家干净精致的酒馆,选了一个上好的临窗座位,入坐,隔窗观望着波涛汹涌的长江东流水,立时视野开阔,远山近水皆一览无余,特别是滚滚东流去的长江水,波涛翻滚,汹涌东去,放眼望去,立时给人一种洗尽胸中古今愁的舒畅和豪爽。

马吉樟虽任湖北按察使数月,可他一到湖北便被困笼于公事案牍之中,今日借妹妹携客人来此,也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,以游玩的心情出来游历一下早已慕名已久的黄鹤楼。尽管楼已不在,但蛇山上的黄楼遗址仍存。所以,他望着波涛翻腾着东去的长江水,立时感慨万分,激动地提议:“今日登蛇山,游览黄鹤楼遗址,没有诗词助兴,便不尽兴,我提议,我们每人都要吟诗一首,而所吟之诗,还必须与黄鹤楼有关,并且,诗中还有“黄鹤楼”三字,否则,罚他饮酒三杯,这其中也包括我家小七妹……”马吉樟知道妹妹心里苦,想借此驱散她心中地悲痛。

“好!”马吉樟话音没落,李锦公立即响应,“我先来,我先把崔颢地名诗给抢占了,”李锦公说着,起身临窗,望着涛涛奔涌的长江,声情并茂地大声吟咏,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……”

“好,我也来抢占李白地名诗,”马吉樟把心疼妹妹的情结掩藏在身体的最深处,激动的像个孩子一样,紧接着李锦公的诗,高声吟咏道,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……”然后,他摇头晃脑地环顾着众人,不无得意地说,“马某所吟之诗,既有黄鹤楼,也有长江,怎么样,下一个也要如此哟!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